今天是:
您所在的位置:主页 > 业务平台 > 康复 >
康复
3月3日全国“爱耳日”活动系列宣传资料

作者:admin 发布时间:2011-01-26


  怎样预防幼儿听力障碍

  各位家长:

  你们好!

  为了切实减少听力残疾的发生,促进社会和谐发展,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有关听力障碍预防的宣传教育活动。下列宣传知识供家长参考、学习:

  一、噪音及外伤性听障

  1、噪音(其中以噪音的防护最为重要)

  2、物理性外伤

  家庭暴力的打耳光、较严重的撞击、车祸造成的头部外伤等,都会伤害到耳朵的听力。

  二、药物毒性造成的听障

  治疗性药物如某些抗生素(如Aminoglycosides)或抗癌药物,易于造成耳毒性。故不可未经医师诊治,自行购药给幼儿服用。

  三、遗传性听障、感染性听障

  母亲在怀孕期间(尤其是前三个月)感染麻疹、腮腺炎及细菌性脑膜炎等,均可导致胎儿先天性听障。

  若家中幼儿有以下症状,尽快带到医院接受听力检查。

  1、说话时漏掉一些音或不标准,如“鸡”念成“一”,“鞋子”说称“椰子”等。

  2、上课不专心,常答非所问。

  3、与同年龄儿童相比,语言能力明显落后。

  4、喜欢自己一个人玩或发呆。

  5、只能作一些较简单的指令,如“起立”会做,但“你去帮老师拿扫把来”就似懂非懂。

  6、遇有突发的强大噪音时,他不会被吓倒或反应较慢。

  7、常常要求你再说一遍。

  8、有时听得懂,有时似乎所不懂或不清楚。

  9、背后叫他,较小的声音(或较远的距离),不能引起他的注意。

  闻喜县残疾人联合会

  闻喜县人民医院
 

  人人享有听力保健与康复

  宣传*3月3日全国“爱耳日”活动系列宣传资料*

  珍爱听力 健康生活

  青少年专题:

  [听力下降并非老年人的专利]

 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,我国现有听力残疾人2004万、言语残疾人127万,其中7岁以下儿童80万。按新生儿平均每年出生2000万计,我国每年将新增听力障碍新生儿2万~4万。这是一个数量众多、困难突出的社会群体,听力损伤与耳聋已成为影响我国人口素质的重要因素之一,尤其是青少年。青少年是社会发展的主力军,听力健康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发育与成长,特别是生活在广大农村地区的青少年,听力健康会有更多的不利影响。

  生活好了,为什么孩子们的听力下降了?

  [“随身听”可能引起耳聋]

  华华本是个伶俐聪慧的孩子,可到了初二下学期,老师发现他变迟钝了。课堂上刚讲完的内容让他复述,他却说不出来,问他为什么,他犹豫好长时间才说:“老师,你讲课声音太小,我根本没听清楚。”而他同桌和坐在最后的同学都说听清了。这时,老师意识到华华的耳朵出了问题。在医院,华华对医生说,他经常头昏脑涨、耳朵里像塞了棉花、麻麻乱乱不好受,晚上似乎耳朵里还响,搅得睡不好觉。第二天听不好课,成绩自然下降。

  经过详细检查,医生最后的结论是华华患有“感音性耳聋”,已接近中重度。医生经过询问,查不出华华有遗传性、先天性、药物性以及其他引起耳聋的原因。后来发现华华的衣服口袋露出个随身听耳塞,并得知他已听了半年多,医生这才找到原因。原来,华华的耳聋是随身听惹的祸。

  [耳聋发病前的征兆]

  许多人错误地认为听力下降离年轻人很遥远,只有在发现听力严重下降时,才会求诊,而此时的听力损伤可能已是永久性的,很难恢复。很少有患者自称听不见,多数情况下他们抱怨听得见却听不清,这已是耳聋的前兆。早期的耳聋患者在与人交谈时经常打岔或要求对方重复;打电话时常要求对方提高音量;他们说话的音量常会不自觉地加大;哪怕近在咫尺也难听清他人之间的交谈;看电视或听收音机时,常要求加大音量,以至家人觉得震耳难忍。

  [专家建议]

  1、使用随身听和耳机的时间不宜过长、音量不宜过大,连续收听不宜超过1小时,音量一般不要超过90分贝,不要经常地、全天候地使用随身听或耳机,必要时可适当休息一会再听。

  2、生活规律,睡眠充足,避免过渡劳累和情绪波动,以免造成内耳供血不足,影响听力健康。

  3、科学饮食,合理营养,多吃微量元素丰富的食物如粗粮、蔬菜、花生、海产品,减少烟酒、少饮咖啡及浓茶;节制脂肪类和高盐食物的摄入;增加维生素C、E,提高氧化物岐化酶的作用,使人体对氧使用率提高,改善末梢循环,对内耳起保护作用。

  4、积极治疗耳部疾病。

  5、远离噪音,减少噪音对听觉神经的损伤。

  闻喜县残疾人联合会

  *3月3日全国“爱耳日”活动系列宣传资料*

  如何正确选好助听器

  当您刚选好助听器时,虽然助听器能帮助您听到更多的声音,但请记住它并不能使您的听力恢复到完全正常,您应该有耐心,用一段时间来学会使用它,在配戴助听器时若出现问题,特别是助听器或耳膜的问题,请及时与选配人员联系而不应该放弃配戴。

  下面介绍使用助听器的几个步骤:

  (一)您在安静的家中试着使自己习惯所有新的声音,听听各种背景声音,试着区分每种声音,有些声音可能与您以前熟悉的声音不同,您必须学会区分它们,如果您觉得戴助听器累了,您可以减小音量或关掉助听器,休息一下,渐渐地增加戴助听器的时间,您就能戴较长的时间,而且很快您就可以全天舒适地配戴助听器了。

  (二)与一个人交谈尝试另一种情况,即在安静的房中,与另一个人面对面坐下来交谈,使您能看清他的表情,彼此之间进行正常交谈。如果助听器调试正确,您会比以前更好的听见和理解交谈的内容

  (三)听听收音机或电视。请听力正常的人将收音机或电视调到正常的音量。如果您觉得收音机或电视声音太小或太大,您可以调节助听器的音量开关。首先,练习听新闻。因为新闻播音员的吐字清晰。然后,再练习听其他节目。如果您发现,听收音机或电视困难,您可以问医生调试助听器。

  (四)参加集体交谈时,如在酒家喝茶、吃饭,会有很多背景噪音干扰。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您要集中注意力在您想听的人身上。如果您没听清一个词,您可以要求他再重复一遍。戴上助听器后您会发现以前听不到的声音现在能听到了。

  (五)使用电话时尝试用助听器,可先听一些录好的资料,如天气预报。这种练习可能对您是有用的。如果使用助听器的麦克风听电话,则要使电话听筒对着助听器的麦克风。耳北式助听器的麦克风位于助听器的顶端,故只须把电话听筒拿高一点,如果是耳内式助听器,电话听筒放在正常、位置即可,但不要太靠近助听器,否则会引起啸叫。

  (六)声音的定位练习确定声源的技巧,尝试找出声音来自何方。这种技巧十分有用,尤其是当您穿过马路时。(您会发现,如果您配戴两个助听器,声音的定位就会变得容易。)

  (七)随访您现在已配戴助听器3-5周,您需要有一次随访。这次随访将对您的助听器做进一步的调查。这次调试将根据您在上述不同环境下的聆听效果进行。您的听力学专家将向您了解以下情况:1.助听器的耳膜是否舒适?2.音量控制和电池的更换是否熟悉?3.语言声音是否清楚?4.什么声音不舒服?5.是否有啸叫?

  闻喜县残疾人联合会

  闻喜县人民医院

  

助听器帮你听美好世界

  *3月3日全国“爱耳日”活动系列宣传资料*

  关注老年幸福 共享动听世界

  耳聋眼花是人类衰老最常见的问题。其实,耳聋并不可怕,如果调理好一日三餐,还是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。专家建议每周可喝2至3次紫菜汤。

  据研究表明,耳聋耳鸣的发生与缺乏一些微量元素有关。特别是缺乏铁易使红细胞变硬。运输氧的能力降低,耳部养分供给不足,可使听觉细胞功能受损,导致听力下降。因此,补铁是预防耳聋耳鸣的第一要素。

  紫菜是日常食品中含铁最多的,每百克含铁46.8毫克。专家建议,每周喝2至3次紫菜汤,就能保证人体所需的含铁量了。如果在汤中加个鸡蛋更好,因为鸡蛋有利于铁的吸收。含铁较多的食物还包括虾皮、海蜇皮、黑芝麻、黄花菜等。

  45岁上的人群,每天铁的摄入量应不少于12毫克,以上食物每百克的铁含量都在12毫克以上,因此在一日三餐合理的安排好这些含铁丰富的食物,对预防老年性耳聋耳鸣是很好好处的。

  保护耳朵还要多吃新鲜绿色蔬菜和黑芝麻、核桃、花生等。这些食物含维生素C、E较多,能改善末梢血流量,从而保护内耳。保持耳部小血管的正常微循环则可多吃黑木耳和韭菜。

  此外,还要注意少吃过甜、过咸、含胆固醇过多、纤维素过少的食物,这些食物可导致高血压、动脉硬化、糖尿病,促使内耳血管病变而加速老年人耳鸣、耳聋的进展。

  相关:

  中医专家推荐几款保护耳朵的药膳。

  菊花粳米粥:取莲子肉10克、红枣10枚、白扁豆15克、粳米100克,加水常温煮粥。

  木耳瘦肉汤:取黑木耳30克、瘦猪肉100克、生姜3片,加水适量,文火炖煮30分钟。

  闻喜县残疾人联合会

  闻喜县人民医院

  关爱听力 正确使用助听器

  *3月3日“爱耳日”活动系列宣传资料*

  多少“时尚”与耳朵为敌

  日常生活中,没有谁会特别在意耳朵的健康。疼了揉揉,耳鸣了拍两下,时不时地自己或和别人互相掏掏,生气吵架的时候耳朵还被用力的揪来揪去……孰不知,正是这些不经意的小动作,给耳朵带来了伤害。

  病因1:把噪音当“享受”。

  现在好多热衷于流行时尚的年轻人,就喜欢蹦迪、K歌、在嘈杂的游戏厅打游戏……完全是把庞大的噪音当享受。解析:不规律、高强度刺激的噪音,不但会引起心理不适,更会伤害听力。很多人觉得自己年轻体格好,不会出现听力下降的毛病,偶尔有点耳鸣、耳闷也无所谓。但是,噪音对听力是缓慢的、进行性的损伤,而且很难治,它会由偶尔耳鸣变成高调、频繁耳鸣,引起听觉衰弱、耳疲劳,甚至出现失聪。忠告:在噪音环境中得不到放松,反而却会更疲劳。所以,不要频繁置身在这种嘈杂的环境里,即便是偶尔,也要隔半小时、20分钟就到外面透透气,缓解一下耳朵的压力。另外,在噪音中娱乐、特别是工作的人,最好戴上耳塞或耳罩,以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。

  病因2:“玩命”使用高科技,手机辐射不能免。

  随身听音乐早就成了一种时尚,大街上随处可见一天到晚塞着耳机的人,还“特意”把音量调得很大……解析:当随身听、CD、MD、MP3、MP4等高科技数码产品越来越默契地融入我们的生活,最能“玩转”它们的自然是追求时尚、个性的年轻人,塞上耳机就可以边走边听音乐。可是,这样的机会多了,就会产生依赖。忠告:选择耳机时要挑质量好、杂音小的,当感觉耳朵不舒服的时候,要立即摘下耳塞,在家尽量多用音箱听。没事的时候可以轻拉耳垂,轻抚耳廓软骨,做个简单的耳保健操。同时,不要长时间用耳朵听音乐,最好每次不超过一小时,一天不要超过两小时,尤其是睡觉时一定要摘掉。

  闻喜县残疾人联合会

  闻喜县人民医院

上一篇:没有了 下一篇:儿童篇:爱耳护耳从娃娃做起

晋公网安备 14082302000006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