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admin 发布时间:2011-01-21
为了切实减少听力残疾的发生,促进社会和谐发展,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有关听力障碍预防的宣传教育知识。供家长参考、学习。
一、噪音及外伤性听障
1、噪音(其中以噪音的防护最为重要)。
2、物理性外伤。
家庭暴力的打耳光、较严重的撞击、车祸造成的头部外伤等,都会伤害到耳朵的听力。
二、 药物毒性造成的听障
治疗性药物如某些抗生素(如Aminoglycosides)或抗癌药物,易于造成听力障碍。故不可未经医师诊治,自行购药给幼儿服用。
三、 感染性听障
母亲在怀孕期间(尤其是前三个月)感染麻疹、腮腺炎及细菌性脑膜炎等,均可导致胎儿先天性听障。
若家中幼儿有以下症状,尽快带到医院接受听力检查
1、说话时漏掉一些音或不标准,如“鸡”念成“一”,“鞋子”说成“椰子”等。
2、上课不专心,常答非所问。
3、与同年龄儿童相比,语言能力明显落后。
4、喜欢自己一个人玩或发呆。
5、只能作一些较简单的指令,如“起立”会做,但“你去帮老师拿扫把来”就似懂非懂。
6、遇有突发的强大噪音时,他不会被吓倒,或反应较慢。
7、常常要求你再说一遍。
8、有时听得懂,有时似乎听不懂或不清楚。
9、背后叫他,较小的声音(或较远的距离),不能引起他的注意。